一位家长眼中的美国女子学院教育
小编按:作者蒋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系副教授,2017到2018年在韦尔斯利访学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领导力。
今天的女性,人生有着无穷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追随自己热爱的学业、事业,是这块人生底板的“锦”,如意郎君、生儿育女则是锦上添的“花”,能够兼得是好事,倘若不能也并非必须啊。
—一M同学的妈妈,一位韦尔斯利家长
2017年5月26日,一位韦尔斯利家长在微博上分享了女儿M同学以最高拉丁荣誉Summa Cum Laude获得韦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心理学(主修)/数学(辅修)双专业学士学位的毕业典礼照片。韦尔斯利1969届校友、前美国国务卿、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穿着博士服向600名应届毕业学妹、学院教师和学生家长们发表典礼演讲。
韦尔斯利学院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子学院之一,也是全美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长期位列全美文理学院第三名(US News & World Report)、女子学院第一名,2019年全美综合性大学排名第29位(US Rankings)。知名校友包括希拉里·克林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凯瑟琳·李·贝茨(美国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美国国歌的词作者)、帕米拉·梅洛尔(前美国空军军官和NASA宇航员)、黛安·索耶(著名电视新闻主播),以及中国人熟悉的宋美龄、冰心等等。作为最早诞生女子高等教育的国家,在大多数教育机构都是男性的时候,女子学院为年轻女性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著名的七姐妹女子学院起步,影响力辐射到全美,甚至全世界。随着昔日只面向男生的大学纷纷向女生开放,分性别高等教育的格局也逐步变化,美国女子院校已经从鼎盛时期的300多所减少到现今的50多所。但如韦尔斯利学院这般老牌、精英、知名的女子学院却始终如一地坚守其创建使命,并以“毕业生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比例高于其他大学平均数”的成绩为女性教育持续服务与贡献。
笔者于2017~2018年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进行访学研究,感触丰富,收获巨大。作为中国家长不甚熟悉的女子学院教育模式,孩子在女校学习,家长有怎样的体会和发现,也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和韦尔斯利学生M同学的妈妈的交流,正是就此展开。
不难想象,家长的看法会在家庭中继续传播给孩子,来自家庭的影响必然会反映在孩子以什么样的状态开展学业和对待挑战。笔者与M同学的妈妈的交流就以妈妈味儿十足的“①孩子在这里有什么变化?②家长看韦尔斯利好在哪?③‘难交男友’,妈妈怎么看?”这三个问题展开。
孩子在韦尔斯利的变化和进步
在北京上高中的M同学,赴美留学和申请进入韦尔斯利学院完全是她自己的主意,不过高中毕业时她并未能申请成功,只拿到了候补(wait list),M同学去了另一所大学读书。为了转学,她在大一的学习中需要考取高分提升GPA,并以突出和持续地良好表现获得教授注意,赢得真实有利的推荐信,她在这一年里的“拼”劲甚至超过了高中的强度。妈妈发现,就是从那时开始,女儿开启了努力—回报的正向反馈机制。当然,我们更感兴趣的话题在于,一所好大学是如何呵护、放大孩子天性中的正面力量,引导孩子更快地成熟和进步。M同学来到韦尔斯利后,融入文理教育体系,小班化的课程模式,和导师、任课老师建立紧密的连结,学校充分、丰富的培养资源都让她大开眼界、动力十足。高中时代M同学就对心理学感兴趣,在韦尔斯利她本打算修读心理学和数学两个主修学位,但由于对心理学的热爱越来越强烈,三年大学时光她还在学校隔壁的附属幼儿园做了一年义工,之后在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和幼儿园收数据,愈发坚定了以儿童心理学为主业的目标,并为了赢得荣誉学位主动增加学习强度,在最后一个学期花费大量精力撰写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最终M同学以最高拉丁荣誉获得心理学主修学位,同时也拿到了数学辅修学位。之后她又自己选择去往全美顶尖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实验室工作,并开始准备申请发展心理学的博士学位。韦尔斯利不仅帮助M同学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发展出追逐所爱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她的内在动力,尤其是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愈压愈韧、迎难而上的劲头。比如,M同学毕业之后去心理实验室做lab manager,要在两个offer里选择,是接手一个已经打好基础、成熟运转的实验室继续做管理者,还是投身从头开始建设一个新实验室?最后她选择了后者,从头开始,一切都要自己张罗安排,比前者也会累得多,而M同学似乎毫不迟疑地就选择了一条更不容易的路。
作为母亲,了解女儿并非外显、张扬的性格,也很少把“雄心壮志”挂在嘴上,但在韦尔斯利的几年,M同学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和自我规划的能力,她爱引用一句话,“Work hard in silence, let your success be the noise.(在寂静中努力,让成功为自己发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这是孩子对于学校所倡导的、希望学生所具备的“领导力”的理解:领导自己,为目标默默拼搏;赢得成功,就能影响更多的人。
2016年底,M同学的妈妈写了这么一条微博:“今天中午和M同学视频,发现她简直就是我的正三观girl,她聊到自己那么努力的动力,听得我特别感慨:‘我们追逐权力,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荣誉、利益……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再正直善良,她如果只是一般泛泛之辈,那她所能影响和感染的人群也极为有限。世界上有那么多你看不惯的人和事儿——改变的方式不是嚷嚷,而是努力往上走。你看不惯公司里的性别和年龄歧视,那么请你努力做到高层,不要再让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天天被领导逼问什么时候生孩子。你看不惯其他教授对学生的剥削利用,你只有努力做到比他们更厉害、更有发言权,才能为你所想要保护的人群更有效地发声。世界上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有光明大道,有旁门左道,也有歪门邪道。但有的路走的人多了,别人就会忘记还有其他路可以走。让自己做那个激励别人的引路人吧!’”刹那间,M的妈妈才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女儿已经成熟懂事到可以成为母亲“学习”的对象了。
家长眼中韦尔斯利的好处
M同学的妈妈承认,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着实不菲,而今国际生也几乎难以获得资助,不能不说是一项十分可观的教育投资;然而相比起学校所提供的一切条件和资源,这笔投资的“性价比”其实相当不错,她列举了这样几项令家长满意的优势:
首先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学院地处波士顿城西郊,风景优美、安全文明,这是女生家长最看重的方面。住宿区都在校内,和教学区、图书馆、健身娱乐设施融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学生可以下了课随时去健身房运动调整一下,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两点回宿舍也完全不用担忧。
其次,学习资源非常丰富,1000多门课程令学生拥有最充分的选择空间,1:7的师生比给予学生和教授最紧密的关联,本科生参与教授研究的机会相当多,教学模式兼顾宽度和深度。课堂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学生主动发掘,各个领域的实习、海外交流/学习、校际合作、义工、奖学金、RA(研究助理)、TA(助教)、名目繁多的资助等等。
此外,在女校求学还能结识一众优秀的同伴,通过女儿的朋友,M的妈妈也和其他女孩的家庭建立起交往,家长们都有体会,女校培养的女生有很强的同质性,除了共同的独立和能干外,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人生追求愈发明晰,意志力愈发坚定,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地向目标努力,她们在学校培养的“姐妹情谊”,是奋斗道路上意义非凡的亲密友情和支持力量。
“难交男友”,妈妈怎么看?
韦尔斯利的优点很多,但也有个特别实际的“缺点”——男友难交,谈恋爱不容易,在校园里我也听学生吐槽过,学校的地理位置稍嫌偏僻,适合学习,不热衷举办校园派对鼓励女生广为交友,平时课业又非常忙碌,谈恋爱这项被认为大学生活必选项的内容,对于女校姑娘确实是个难题。除了少数女孩上大学前已经有男友,大多数姑娘不得不错过大学恋情这一课。尤其是东方文化背景下,对女性的婚恋年龄有着苛刻标准,“相亲角”、“催婚”、“剩女”等异化女性价值的畸形现象在国内即使是大城市也十分常见,不禁令我好奇,大学时代缺乏恋爱机会,会不会令家长有所担心呢?
对此,M妈妈的观点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她坦率地承认,对于女儿失去一些在大学中谈恋爱的机会,不是没有小遗憾的,但是她更赞同女儿首先是一个人格完整的成年人,她有自己的兴趣、梦想和事业,在她丰富的人生图景中,恋爱早晚、何时婚育,即使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做家长的都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她的人生由她自己把握,而眼看她一点点成熟起来的母亲,相信女儿一定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今天的女性,人生有着无穷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追随自己热爱的学业、事业,是这块人生底板的‘锦’,如意郎君、生儿育女则是锦上添的‘花’,能够兼得是好事,倘若不能也不是必须的嘛。”不过M妈妈了解M同学对孩子的喜爱和从事儿童心理工作的天赋,她相信有机会女儿不会放弃做母亲的。
相形之下,M妈妈甚为感慨的是女校生活赋予女儿和家长的性别敏感意识与性别平等主张。或许在两性混合的大学学习也有女校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恐怕只有在女校里,才能身处一个完全没有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环境,无论在女生的学业还是能力上,都不会受到任何带有性别色彩的压迫。也正因此,韦尔斯利的学生对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社会不公现象有着更强烈的反感和追求公平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把女性的年龄及其背后的生育价值无限放大的陈旧婚嫁观念,不仅M同学不可能接受,M妈妈也发自内心地反对。“知乎”网站上有一段描写在韦尔斯利读书的女生特点的文字,引得M妈妈拍案叫绝、深以为然:“1.力能扛鼎,心系苍生。上马驰骋杀敌,下地撒泼打滚。一身屠龙之技,满口锦绣文章。2. 挣钱的动力,是给母校捐款。读博的初衷,是将来回校当教授。结婚的目的,是将来生个女孩给她起名儿叫Wendy。3.见了资深直男癌,无论如何根深蒂固,必要倒拔垂杨柳;见了歧视弱者的人,无论如何势单力孤,必要旌旗十万斩阎罗;见了装神弄鬼的幺蛾子,无论如何身形百变,必要揪出那狐狸尾巴扯下来当围脖。”
在女儿M的毕业典礼上,M妈妈见到了家族中三代里有四位都毕业于韦尔斯利的知名校友王露露女士,来参加孙女的毕业典礼,她也亲身体会到了校友们对学校深厚的感情与认同。M在韦尔斯利校园中的求学之路已顺利画上句号,校园外的“韦尔斯利大家庭”和“韦尔斯利校友会”则会帮助她和母校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像另一位“母亲”一样关注她、鼓励她、爱护她,以她为傲。
注:本文图片第一张来自韦尔斯利官方公布照片,其它都由M同学拍摄于韦尔斯利
作者其它文章